古往今来,从妇孺皆知的“巾帼英雄”花木兰、“红颜谁不说封侯”的秋瑾、抗战时期的杰出妇女“芳林嫂”、疫情爆发在前冲锋的“女英雄”以及在一线工作岗位奋斗的“女职工”,中华五千年,无数巾帼璀璨。
抗战时期,鲁南地区有这样一个杰出的妇女群体:她们不顾生死,帮助铁道队。支前模范刘桂清、巾帼英雄黄学英、情报女杰郝贞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典型。
支前模范刘桂清
刘桂清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上了战场。在日、伪军频繁“扫荡”、生活特别困难的岁月里,全家老小不管刮风下雨,还是天寒地冻,白天黑夜轮流在村口、路旁站岗放哨。全家人吃糠咽菜,节省粮食供给部队和烈士家属。

巾帼英雄黄学英
黄学英因叛徒的出卖被捕,被日军关在牢房里13天不给吃喝,为了活下去,她硬是把自己破棉袄的棉花全部吃光了,靠着渗进牢房的一点雨水,坚强地撑着。日军用烙铁、皮鞭等酷刑都问不出口供,最后对她下了毒手,把她拉到临城东门外绑在一棵槐树上,企图放狼狗将她活活咬死。黄学英被敌人折磨得不像人样,身上发出令人窒息的恶臭味,狼狗扑了几次,都没法下口,就这样,她活了下来。她咬紧牙关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:“游击队的兄弟在等着我、需要我,我一定要活着出去,我一定要看到鬼子给我们跪下的那一天!”
情报女杰郝贞
郝贞以卖煎饼为掩护,把宣传品夹到煎饼里,再到临城各处张贴。这些鲁南妇女,就是大家熟知的“芳林嫂”。

在一线为人民服务,从不分性别。
今年的三八节铁道游击队景区向往常一样的忙碌,在景区各个岗位,我们总能看见一个个热情而勤劳的身影。



恰逢国际妇女节第111周年,向所有女同胞致敬!